主页 > 理疗专区 > 养生讲堂 >
养生讲堂 疑难杂症 特色疗法 辟谷疗法 坊间绝技

中医适宜技术——隔姜艾灸

时间:2021-04-29 来源:重庆六合职业培训学校 点击:
  提到艾灸疗法,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,甚至很多人都做过艾灸。我们都知道艾灸是有很多种分类的,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隔姜艾灸,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看一看。

  隔姜灸是利用姜片做隔物而施灸。生姜辛温无毒,生发宣散,调和营卫,祛寒发表,通经活络的功效。适用于一切虚寒病症,尤其对呕吐、腹痛、泄泻、风寒湿痹等症,疗效可靠。

中医适宜技术——隔姜艾灸
 
  功效
  艾灸配合辛温的生姜,可升发宣散,祛寒发表,温中驱寒,降逆止呕,通经活络,增强体质等。
  适应症
  用于外感表证和虚寒性疾病,如感冒、风寒湿痹、肠胃症候和虚弱病证,如呕吐、泄泻、脘腹隐痛、痛经、遗精、阳痿、早泄、周围性面神经麻痹、关节酸痛、不孕症等。
  施灸准备
  大艾炷,新鲜老姜,镊子,粗针,火柴,线香,灰盒,甲紫等。

  施灸方法
  选取新鲜老姜一块,将老姜切成厚约0.3cm的姜片(姜片大小可根据所选穴位部位和选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),然后用三棱针将姜片穿刺数孔,以便热力传导。
  施灸时,把所备姜片放在所选的穴位上,上置大或中等艾炷,再用线香火点燃艾炷进行施灸。等到患者感到局部有灼痛感时,可略略提起姜片,稍停放下再灸,或者更换艾炷再灸。
  一般每次施灸3~10壮(建议奇数),以灸处出现汗湿红晕现象而不起泡为度,每日1次,7~10次为1疗程。灸毕可用正红花油涂于施灸部位,既可以防皮肤灼伤,又可以增强艾灸活血化瘀,散寒止痛功效。

  注意事项
  1.隔姜灸所用的生姜应为新鲜的老姜,且宜现切现用,不可选用干姜或嫩姜。
  2.所切姜片的厚薄,应以所灸部位和所患病证而定。如面部为较为敏感的部位,姜片可切厚些;如所患急性或疼痛性病证,姜片可切得薄一些。
  3.若在施灸过程中不慎灼伤皮肤,以致皮肤起透明发亮的水泡,须注意防止感染,处理方法可参照无瘢痕灸法。
  4.施灸后宜暂避风吹,或以干毛巾覆之轻揉,使其汗孔闭合,勿感外邪,以利恢复。如灸面部神经麻痹,应在灸后一小时内少说话,不喝水,不吃东西,安静休息,以便快速康复。

热点文章

重庆六合学校地址